無伴奏合唱(非古典傳統)百年十事

幾年前,筆者曾於這裏發表一篇關於A Cappella歷史的文章,後來把它抽起了。該文的最大問題,是把如"The Real Group"或"Pentatonix"所唱的A Cappella,與西方古典A Cappella(如牧歌 - Madrigal - 一類)連結起來。其實前者並非由後者發展出來,兩者雖曾在不同歷史時段先後出現,卻無直接因果關係。

因此筆者決定重寫文章,把討論範圍限制在過去一百年內,並把題目改為"無伴奏合唱百年十事"。又加上"非古典傳統",把直接由西方古典風格發展出來的a cappella(如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3sGD5PJjLMo),或世界各地不同民族、由人數較多的合唱團演唱者排除。

簡單定義過A Cappella這詞在本文的意義後,就讓我們進入時光隧道,回到一百年前的非洲裔美國人社區吧。

事件一: 理髮店四重唱(Barbershop Quartet)的興起

一個世紀前最流行的無伴奏合唱,非"理髮店四重唱"莫屬。四聲部無伴奏合唱乃非洲裔美國人最喜歡的音樂形式之一,而他們很喜歡在理髮店 - 就是他們常聚集之處演唱,故名。

據現有資料,"Barbershop"一字於1909年首次被用以形容這種無伴奏四重唱,估計它早於十九世紀末便開始萌芽,至上世紀四十年代大盛。

傳統的理髮店四重唱曲目多由四個聲部構成,分別爲男高音(tenor)、主音(lead)、男中音(baritone)和低音(bass) ,樂曲的主旋律多出現在主音聲部,其他聲部則唱和音,形成主音織體(homophonic texture)。早期的曲目,大多不記譜,但今天的組合多依譜演唱,樂曲風格也變得多樣化,並不限於黑人歌曲。

最早期的理髮店組合,都爲全男班,後來也出現全女班(Sweet Adeline Groups),但數量不及前者。

事件二: 耶魯大學"Whiffenpoofs"的成立

正當理髮店四重唱在發展較落後的非洲裔美國人社區興起,高等學府的學生也"阿卡起來"。"Yale Whiffenpoofs"成立於1909年,是當今世上歷史最悠久而仍在運作的A Cappella組合,其團歌The Whiffenpoof Song也是世上唱得最多的校園無伴奏合唱歌曲。

屈指一算,"Whiffenpoofs"成立已逾一世紀。無可否認,耶魯大學的A Cappella傳統十分好,且別說在歷史裏曾出現過多少個組合,就是要統計當今的組合數目也不是件易事。

about_acappella_02_09.jpg

事件三: SPEBSQSA的成立

SPEBSQSA其實是The Society for the Preservation and Propagation of Barber Shop Quartet Singing in the United States的縮寫 - 也太累贅了吧,故今天這組織已改名為BHS - Barbershop Harmony Society(http://www.barbershop.org/)。它成立於1938年,是當今世上歷史最悠久的無伴奏合唱組織。

事件四: 組合奪得格林美獎

成立於1962年的"史溫格歌手"("Swingle Singers")憑翌年出版的專輯Bach's Greatest Hits,奪得格林美新人獎,是史上第一支拿到此大獎的A Cappella團! 然而它拿這個獎時,還沒有變成無伴奏合唱組合,故有些人認爲首個奪得格林美獎的組合,應該是"雷村黑牛合唱團" ("Ladysmith Black Mambazo"),這個南非團與歌手Paul Simon合作,在專輯Graceland中合唱,此後聲名大噪! 

但真正憑"一己之力"(即不借助著名主流歌手的幫助)奪得格林美獎的,是"Take 6",它在1988年榮獲此殊榮。

1964年的"史溫格歌手"


"雷村黑牛合唱團"

事件五: 歌曲打進流行榜

無伴奏合唱向來都是非主流音樂,故組合"Persuasions"於1971年憑歌曲“We Came to Play”打進流行榜(Billboard 200),翌年又憑歌曲Buffalo Soldier登上第88位,實在是件大事! 至於首支登上第一位的歌曲,則是"The Flying Pickets"的Only You,這首金曲還雄霸榜首五星期呢! 1991年,組合Boyz II Men的It’s So Hard to Say Goodbye to Yesterday亦登上流行榜達133周。

事件六: 錄音科技發展

今天許多A Cappellists都喜歡在電腦軟件協助下搞一人合唱,即由同一人把樂曲裏的所有聲部分別唱出來,再合在一處,造出多人合唱效果,但原來這技巧早於1975年已有,Bernice Johnson Reagon用反覆重錄(overdubbing)之法,錄製了歌曲Give Your Hands to Struggle,此曲也因此被認爲是第一首一人A Cappella歌曲。

三年後,Vivian Fisher利用多音軌錄音技術,錄製出進行曲Blaze Away,能在三十年前成功應用此技巧,實在了不起,此外,他模仿樂器聲音(如單簧管、短笛、長號、小鼓等)的技巧,也教人歎為觀止!

事件七: 人聲樂隊興起

上世紀八十年代初,在美國出現了一批稱爲"人聲樂隊"(Vocal Band)的無伴奏合唱組合,這些團隊多爲全男班,演出時會應用人聲敲擊,在音響控制技術的支援下,造出近似實物樂隊的音色,風格則以搖滾及流行為主,甚受歡迎,吸引了大量年輕人加入阿卡行列。具代表性的隊伍,有"Rockapella", "Nylons", "Persuations"等等。

事件八: CASA的成立

1990年,德克夏倫(Deke Sharon)創辦了The Collegiate A Cappella Newsletter,後來演變成CASA(The Contemporary A Cappella Society of America,相關訪問,請登入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KdQkG28dIQ4&list=UUnJenMvc_FTYyOt0doSbRGA),直接或間接推動了Harmony Sweepstakes(世界性無伴奏合唱比賽), The Contemporary A Cappella Recording Awards(無伴奏合唱錄音獎項)等之誕生。

事件九: 無伴奏合唱於世界各地生根萌芽

地球村的出現使無伴奏合唱於世界各處遍地開花,南美州出現如"Vocal Sampling"等地方組合,澳大利亞的"The Idea of North"贏得Harmony Sweepstakes,韓國、台灣、新加坡等亞洲"小國"出現組織嚴謹、活動繁多的無伴奏合唱組織,一群來自納米比亞的歌手亦著手於非洲舉辦音樂節,盛況不亞於在歐美傳統"阿卡強國"所舉辦者。

事件十: The Sing-off

2009年起,美國電視台NBC一連三年製作A Cappella比賽The Sing-off,把A Cappella"帶入屋",認識這種藝術的觀眾因此倍增。但它的出現卻引起"業界"裡許多爭論,例如有人覺得參賽者多為雜牌軍,而並非真正的阿卡貝拉歌手,卻因電視節目的幫助,成為一般觀眾心目中的"阿卡代表",出現"不認識TRG卻認識"Pentatonix"的現象;此外,節目內部分歌曲乃"預先錄音,對咀拍攝"的,比賽認受性受質疑;把A Cappella品味單一化、商業化也是其副作用之一。

這節目後來也出現荷蘭、法國及中國版。

筆者盼望,世界各地的A Cappella人能繼續努力,創造事件十一!

(作者: 馮國東)

詞已有點點"過去了"的味道,並非太合適。